推荐热点事件
其实我只会这一招,但是这一招出去旅游拍照就够用了。
有人非说拍照是门玄学。隔壁李婶去趟菜市场都能拍出油画感,她那个掉漆的华为手机里存着三百六十五种天空。问秘诀,老太太一摆手:"哪有什么诀窍?看见好看的,戳屏幕就完事儿。"
真要说门道,倒像是炒青菜。米其林大厨讲究火候秒数,家里灶台旺火一颠,撒把盐也香得很。去年在绍兴坐乌篷船,船头大爷用老年机给游客拍照,手指头戳得屏幕咚咚响。"人站直喽!桥洞当画框!"成片出来,青瓦白墙映着碧水,比单反拍的还像明信片。
相机包里长枪短炮的年轻人常愣住——景区最佳机位永远被举着自拍杆的大爷大妈占领。他们不懂构图黄金分割,就知道要把塔尖拍全,要把老伴儿拍得显高。西湖边穿碎花裙的阿姨们更绝,丝巾往空中一抛,手机往地上一搁,二十个人齐刷刷弯腰喊"茄子",路过的法国游客直竖大拇指。
现在手机拍照智能得邪乎。夜景模式能把手抖拍成星河,人像模式虚化得连亲妈都认不出。上周看见个小姑娘教外婆用美颜,老太太盯着屏幕惊呼:"这粉面桃腮的俏婆子是谁?"科技把门槛碾成了渣,剩下的全是生活本身。
那些点赞过万的旅行照,多半带着啤酒瓶磕碰的豁口。稻城亚丁的经幡被拍过千万次,最动人的永远是照片角落那只脏兮兮的流浪狗。摄影教程总爱说光影构图,忘了真实世界本就自带滤镜——孩子奔跑时扬起的沙,老人皱纹里夹着的油菜花,比任何精修都鲜活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carzhishi.com/rdsj/146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