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
  • 文章总数:14922 篇
  • 会员总数:12 个
  • 留言总数:0 条
  • 分类总数:2004 个
推荐热点事件

特朗普:对华关税不会回到145%

特朗普最近谈到对华关税问题,语气里带着一贯的强硬。他明确表示,不会让关税回到145%的高位,但也没松口说要降下来多少。这话听着像在钢丝上跳舞,既不想吓跑选民,又不愿对中国示弱。

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最懂数字游戏。2018年他挥起关税大棒时,中国商品平均税率从3%飙到21%,某些行业甚至挨过25%的重锤。现在他嘴上说着“不会回到145%”,实际暗藏玄机——当年美国对华卡车轮胎的惩罚性关税确实一度冲到145%,但那属于极端案例。如今他拿这个数字说事,无非是给选民吃定心丸:“看,我比你们想象的克制。”

关税牌一直是特朗普的竞选法宝。俄亥俄州的钢铁工人、密歇根州的汽车厂蓝领,这些曾经把他抬进白宫的老伙计们,就爱听他对中国放狠话。可企业主们私下叫苦不迭,沃尔玛的玩具涨价,农场主的大豆烂在仓库,这些账最后都算在老百姓头上。有经济学家算过,特朗普时期的关税让美国家庭每年多花1300美元,这笔钱够买三台最新款iPhone。

中国这边早就摸透了他的套路。商务部发言人上次被问到关税问题,嘴角带着看透一切的笑:“美方总把关税当万能药,其实治标不治本。”话里话外透着底气——现在中国对美出口中,机电产品占了半壁江山,不是加点关税就能掐断的。就像广东工厂主老李说的:“他加他的税,我们改卖光伏板和锂电池,看谁熬得过谁。”

大选年的政治算术比关税税率更复杂。特朗普需要红脖子们的欢呼,也得防着中产家庭捂紧钱包。最新民调显示,62%的美国人认为高关税推高了物价,这个数字比四年前涨了整整两成。宾夕法尼亚州的家庭主妇苏珊在超市抱怨:“牛肉价格涨得比我儿子的个子还快。”这话传到华盛顿,不知道能不能压过那些“对中国强硬”的竞选口号。

观察人士注意到个有趣现象:特朗普最近总把“关税”和“谈判筹码”两个词绑在一起说。曼哈顿的金融分析师汤姆打了个比方:“这就像在拍卖会上举牌但不喊价,纯粹吓唬人。”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很说明问题——今年前四个月中美贸易额反而涨了5%,关税大棒挥了六年,两国经济早练就了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的功夫。

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carzhishi.com/rdsj/15042.html
莫迪:印度的行动震惊巴基斯坦
« 上一篇 01-01
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
下一篇 » 01-01

发表评论

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

作者信息

置顶文章

标签TAG

热点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