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热点事件
公安网安提醒这些信息千万保密
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密码、手机验证码……这些数字串儿看着不起眼,搁坏人手里就是“万能钥匙”。去年隔壁小区老张,买菜时被人套近乎填了张“调查表”,转头银行卡里的养老钱就被转了个精光。警察上门时,他攥着存折直跺脚:“早知道连出生年月日都不该随便说!”
骗子们的套路比变脸还快。冒充快递客服的、假扮学校老师的、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的,专挑人放松警惕的时候下手。李阿姨差点中招——电话里对方准确报出她孙子的班级信息,急吼吼要“急救费”,幸亏她多问了一句班主任电话,才没让骗子得逞。
公安网安部门反复强调:个人隐私就是咱的“保险箱密码”。手机里别存身份证照片,快递单记得撕碎再扔,陌生链接哪怕打着“领红包”的旗号也坚决不点。那些要你“共享屏幕”指导操作的,十有八九在偷瞄你的支付密码。
密码别用生日,Wi-Fi别蹭免费的,验证码比自家门锁还重要。真碰上可疑情况,直接挂断电话打110,比跟骗子斗智斗勇强百倍。记住喽——捂紧信息不是小题大做,是给自家生活上了把防盗锁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carzhishi.com/rdsj/146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