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热点事件
这种小工具居然也能在某鱼卖钱?我用Python一天能写100个,纯干货!
凌晨三点,程序员老张盯着某鱼页面直乐。他刚刷到有人兜售"自动整理桌面小工具",标价68元,月销23单。屏幕蓝光映着他眼角的鱼尾纹——这玩意儿他上周用Python随手写过,算上调试时间没超过两小时。
代码市场的荒诞剧每天都在上演。有人把GitHub开源项目打包转卖,有人在淘宝叫卖"毕业设计神器",更绝的是某款"抖音抢红包插件",实际就三行调用系统时钟的代码。买家评价区清一色"大神厉害",殊不知作者可能正蹲在城中村出租屋啃泡面。
技术门槛的坍塌催生新行当。十年前要价上万的爬虫脚本,现在初中生跟着网课就能捣鼓出来。有个大学生把课堂作业改造成"恋爱话术生成器",半年赚够首付。但真正闷声发财的是那些卖教程的,他们深谙"淘金不如卖铲子"的道理,录制的教学视频永远比代码本身贵三倍。
灰色地带始终影影绰绰。某论坛曾曝光过卖家抄袭他人作品被告的案例,法院判决书里"计算机软件著作权"几个字格外刺眼。也有买家花888元买来的"股票预测系统",跑起来还不如猴子掷飞镖准。
老张最后没上架他的代码工具箱。他想起入行时师傅说的话:"手艺人的尊严在于知道什么能卖,什么该送。"窗外早点铺亮起灯火,他顺手把工具包传到了技术论坛,标题写着"自取勿谢"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.carzhishi.com/rdsj/14929.html